起重机械作业证书查询网站 ,安全生产模拟考试一点通网站根据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范围为您提供了起重机械作业证书查询网站 随机试题模拟考试训练,您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起重机械作业证书查询网站 答题。要继续进行更多的起重机械作业证书查询网站 练习,只需用微信扫码即可在手机端点击重新出卷按钮练习。安全生产模拟考试一点通助您快速高效准确拿到证书!

  • 1

    井下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和存放地点。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  本题解释
  • 2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必须每15天必须对甲烷超限断电功能进行测试。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B  本题解释
  • 3

    便携式载体催化甲烷检测报警仪进行充电时,应有充电提示、充电完成关断及提示功能。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  本题解释
  • 4

    在抢险救援中,为争取抢救时间,对获救的遇险人员,要迅速搬运,快速行进。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B  本题解释
  • 5

    对于脊柱损伤人员,可用担架、风筒、绳网等运送。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B  本题解释
  • 6

    井下发生险情,避险人员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外面留有矿灯、衣服、工具等明显标志。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  本题解释
  • 7

    当井下作业人员的矿灯熄灭时,可以到附近进风巷道中打开检修。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B  本题解释
  • 8

    有关人员可以乘坐刮板输送机,但不能在其上方行走。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B  本题解释
  • 9

    井下发生火灾,作业人员撤退时,位于火源进风侧的人员应顺着新鲜风流撤退。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B  本题解释
  • 10

    专用排瓦斯巷内不得进行生产作业,但可以设置电器设备。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B  本题解释
  • 11

    停工区内瓦斯浓度达到3%不能立即处理时,必须在24h内封闭。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  本题解释
  • 12

    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后,不得停风和反风,防止风流紊乱,扩大灾情。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  本题解释
  • 13

    矿山职工有享受劳动保护的权利,不一定有享受工伤社会保险的权利。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B  本题解释
  • 14

    煤矿企业必须按规定组织实施对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及时选送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到具备相应资质的煤矿安全培训机构参加培训。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  本题解释
  • 15

    矿山企业职工无权获得作业场所安全和职业危害方面的信息。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B  本题解释
  • 16

    煤矿用高低浓度甲烷传感器,应以百分体积浓度表示测量值,采用数字显示,低浓度段分辨率应不低于0.1%CH₄,高浓度段分辨率应不低于0.2%CH₄,并应能表示显示值的正或负。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B  本题解释
  • 17

    抽出式通风也称负压通风,当主要通风机运转时,造成风而中空气压力高于大气压力,迫使空气从进风井口进入井下,再由出风井排出。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B  本题解释
  • 18

    有专用排瓦斯巷的采煤工作面混合回风流处,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分别是:≥1.0%CH₄、≥1.0%CH₄、〈1.0%CH₄。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  本题解释
  • 19

    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甲烷超限断电范围是: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  本题解释
  • 20

    采煤机必须设置机载式甲烷断电仪或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  本题解释
  • 21

    采区回风巷,甲烷超限断电范围是:采区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  本题解释
  • 22

    空气瓦斯混合气体中有其他可燃气体的混入,往往会使瓦斯的爆炸浓度下限降低。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  本题解释
  • 23

    监测系统一般由地面中心站、井下工作站和传输系统三部分组成。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B  本题解释
  • 24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温度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 ),距巷壁不得小于( ),并应安装维护方便,不影响行人和行车。查看本题分析
    A、300mm,200mm
    B、500mm,300mm
    C、300mm,300mm
    D、600mm,200mm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  本题解释
  • 25

    低浓度甲烷传感器经大于( )的甲烷冲击后,应及时进行调校或更换。查看本题分析
    A、4%
    B、15%
    C、20%
    D、10%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  本题解释
  • 26

    在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区域的采掘工作面和瓦斯矿井掘进工作面,不应选用( )自救器。查看本题分析
    A、化学氧隔离式
    B、压缩氧隔离式
    C、过滤式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C  本题解释
  • 27

    对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中毒者进行急救时,应采用( )抢救。查看本题分析
    A、仰卧压胸法
    B、俯卧压背法
    C、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法
    D、心前区叩击术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C  本题解释
  • 28

    当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要( )电源或用绝缘材料将带电体与触电者分离开。查看本题分析
    A、闭合
    B、切断
    C、将电源接地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B  本题解释
  • 29

    在不允许风流通过,但需要行人、通车的巷道内,必须按规定设置( )。查看本题分析
    A、防爆门
    B、风桥
    C、风硐
    D、风门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D  本题解释
  • 30

    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 )。查看本题分析
    A、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逆风流方向逃生
    B、立即佩戴自救器,逃生
    C、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
    D、继续工作,静观其变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C  本题解释
  • 31

    煤矿井下临时停工的作业地点( )停风。查看本题分析
    A、可以
    B、不得
    C、可以根据瓦斯浓度大小确定是否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B  本题解释
  • 32

    封闭型断层,由于两盘相互挤压,其本身的透气性差,割断了煤层与地表的联系,从而使煤层瓦斯含量较高,瓦斯压力增加,则其瓦斯涌出量( )。查看本题分析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  本题解释
  • 33

    量程为0~100X10⁻⁶CO的煤矿用电化学式一氧化碳传感器,一氧化碳浓度恒定时,传感器显示值或输出信号值(换算为一氧化碳浓度值)变化量不超过( )。查看本题分析
    A、2×10⁻⁶CO
    B、1×10⁻⁶CO
    C、3×10⁻⁶CO
    D、4×10⁻⁶CO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  本题解释
  • 34

    井下煤仓上方、地面选煤厂煤仓上方,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分别是( )。查看本题分析
    A、≥0.5%CH₄,≥0.5%CH₄,<0.5%CH₄
    B、≥1.5%CH₄,≥1.5%CH₄,<1.5%CH₄
    C、≥1.0%CH₄,≥1.0%CH₄,<1.0%CH₄
    D、≥1.5%CH₄,≥2.0%CH₄,<1.5%CH₄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B  本题解释
  • 35

    兼做回风井的装有带式输送机的井筒,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分别是( )。查看本题分析
    A、≥0.5%CH4,≥0.5%CH4,<0.5%CH4
    B、≥0.5%CH4,≥0.7%CH4,<0.7%CH4
    C、≥1.5%CH4,≥1.5%CH4,<1.5%CH4
    D、≥1.5%CH4,≥2.0%CH4,<1.5%CH4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B  本题解释
  • 36

    带式输送机滚筒下风侧( )处应设置烟雾传感器。查看本题分析
    A、2m
    B、5m
    C、8m
    D、10
    E、15m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D  本题解释
  • 37

    空气、一氧化碳混合气体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 )时,具有爆炸性。查看本题分析
    A、12.5%至75%
    B、13%至65%
    C、20%至50%
    D、30%至50%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  本题解释
  • 38

    采用涡街原理的矿用风速传感器测量范围为0.4~15m/s或( )。查看本题分析
    A、1至15m/s
    B、0.1至15m/s
    C、0.5至15m/s
    D、0.5至25m/s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D  本题解释
  • 39

    传感器的测量范围上限与下限的代数差称为( )。查看本题分析
    A、量程
    B、测值
    C、响应值
    D、精度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  本题解释
  • 40

    煤矿用温度传感器采用数字显示,分辨率应不低于( ),并能表示显示值的正或负。查看本题分析
    A、1℃
    B、0.2℃
    C、0.5℃
    D、0.1℃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D  本题解释
  • 41

    分站至主站、分站至分站之间的最大传输距离应不小于( )。查看本题分析
    A、1km
    B、10km
    C、30km
    D、40km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B  本题解释
  • 42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作业场所的噪声,不应超过85dB(A),大于85dB(A)时,需配备个体防护用品;大于或等于( )时,还应采取降低作业场所噪声的措施。查看本题分析
    A、88dB(A)
    B、90dB(A)
    C、94dB(A)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B  本题解释
  • 43

    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是( )。查看本题分析
    A、供作业人员呼吸
    B、防止煤炭自然发火
    C、冲淡和排除有毒有害气体
    D、创造良好的气候条件
    E、提高井下的大气压力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CD  本题解释
  • 44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必须具有断电状态和( )功能。查看本题分析
    A、馈电状态监测
    B、报警
    C、显示
    D、存储
    E、打印报表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BCDE  本题解释
  • 45

    对长期被困井下人员急救升井时应采取( )等措施。查看本题分析
    A、用衣服片、毛巾等蒙住其眼睛
    B、用棉花等堵住耳朵
    C、立即更换衣物
    D、不能让其进食过量食物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BD  本题解释
  • 46

    矿井风门设置和使用的基本要求包括( )等。查看本题分析
    A、使用的进回风巷间的联络巷必须安设2道风门,其间距必须满足有关规定
    B、两道风门设置风门联锁装置,不能同时打开
    C、主要风门应设置风门开关传感器
    D、风门必须可靠,不准出现漏风现象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BCD  本题解释
  • 47

    在处理冒顶事故中,必须( )清理出抢救人员的通道。必要时可以向遇险人员处开掘专用小巷道。查看本题分析
    A、由外向里
    B、由里向外
    C、加强支护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C  本题解释
  • 48

    矿井瓦斯爆炸的条件是( )。查看本题分析
    A、混合气体中瓦斯浓度范围5%至16%
    B、混合气体中氧气浓度大于12%
    C、高温点火源650至750℃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BC  本题解释
  • 49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必须具有( )。查看本题分析
    A、甲烷断电仪全部功能
    B、甲烷风电闭锁全部功能
    C、馈电状态监测功能
    D、断电与馈电状态不符声光报警功能
    E、胶带输送机监控功能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BCD  本题解释
  • 50

    监控主机界面下主菜单显示的内容包括( )等内容。查看本题分析
    A、参数设置
    B、页面编制
    C、控制
    D、列表显示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BCD  本题解释

0
    
点赞(0)打赏
登高作业证不按期年审怎么办
登高作业证不按期年审怎么办
福州低压电工证哪里报考
福州低压电工证哪里报考
寻西式面点师证
寻西式面点师证
低压电工证和建筑电工证哪个好用
低压电工证和建筑电工证哪个好用

评论列表共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
安全上产模拟考试一点通
跳转到微信小程序学习完整题库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