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电工证复审在哪里报名 ,安全生产模拟考试一点通网站根据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范围为您提供了南京电工证复审在哪里报名 随机试题模拟考试训练,您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南京电工证复审在哪里报名 答题。要继续进行更多的南京电工证复审在哪里报名 练习,只需用微信扫码即可在手机端点击重新出卷按钮练习。安全生产模拟考试一点通助您快速高效准确拿到证书!

  • 1

    职业院校毕业生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作业,可以免予参加初次安全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B  本题解释
  • 2

    按照安全系统工程的观点,安全是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  本题解释
  • 3

    电机车供电电压采用直流电源应不超过600V。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  本题解释
  • 4

    地质灾害的防治原则是“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  本题解释
  • 5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建设,应注重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立足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充分体现风险管理和事故预防的思想,并与企业其他方面的管理有机结合。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  本题解释
  • 6

    排土场列车在卸车线上运行和卸载时,翻车时必须2人操作,操作人员应位于车箱外侧。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B  本题解释
  • 7

    电雷管分为瞬发电雷管和延期电雷管。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  本题解释
  • 8

    某采石场是一家开采建筑石料用花岗岩的个体工商户,共有职工12人。2005年3月19日上午11点,采石场内,3名工人正在进行爆破作业,装完炸药起爆后,炸药没有爆炸,3人立即返回处理盲炮,盲炮突然爆炸,爆炸使得山体发生大面积坍塌,3人瞬间就被石流埋没,被埋人员挖出时已经全部遇难。而此时,一名坐在矿区边缘的车辆上的人员被飞石砸中,紧急送往医院抢救,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此次事故共造成4人死亡。根据上述事实,请判断,爆破作业人员应取得爆破资格证,装药方式合理,避免产生盲炮。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  本题解释
  • 9

    应急体系的应急响应程序按过程可分为接警、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应急结束等过程。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  本题解释
  • 10

    矿山的建(构)筑物和大型设备,必须按安全规程设置消防设备和器材。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  本题解释
  • 11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009),参加应急预案评审的人员应当包括应急预案涉及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和有关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方面的专家。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  本题解释
  • 12

    高温作业是指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对湿度≥50%RH)相结合的异常作业条件、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指数)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B  本题解释
  • 13

    地下矿山企业要把“六大系统”有关内容纳入矿山应急预案中,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并对入井人员进行“六大系统”使用的培训,确保每位员工都能了解、掌握并正确使用“六大系统”有关设备设施,真正发挥“六大系统”的安全保障作用,切实提高地下矿山抵御各种风险和灾害的能力。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  本题解释
  • 14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  本题解释
  • 15

    明确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部门或单位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时限和责任人的预案部分称为“信息报告”。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B  本题解释
  • 16

    根据《矿山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矿山企业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组织救援,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  本题解释
  • 17

    新建小库(库容在20万立方米以下,下同)和周转库必须采用一次性筑坝方式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B  本题解释
  • 18

    了望条件较差或人(车)流密度较大的平交道口,可不设置自动道口信号装置和专门看守人员。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B  本题解释
  • 19

    变电所四周应有围墙或栅栏。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  本题解释
  • 20

    岩石的硬度是指岩石抵抗外物侵入的能力,硬度大的岩石往往较脆,不容易爆破。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B  本题解释
  • 21

    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操作规程造成事故的人员不负直接责任或主要责任。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B  本题解释
  • 22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拖延不报的,应立即调离原岗位重新安排工作。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B  本题解释
  • 23

    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的能力比和氧气的结合能力要小。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B  本题解释
  • 24

    挖掘机在爆堆最后一个采掘带装车作业时,在挖掘机工作范围内的上个台阶,穿孔设备应同时进行穿孔作业。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B  本题解释
  • 25

    尾矿库上游式筑坝法,应于坝前均匀放矿,维持坝体均匀上升,也可在库后或一侧岸坡放矿。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B  本题解释
  • 26

    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根本途径,综合治理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手段和方法。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  本题解释
  • 27

    某采石场是一家开采装饰用花岗岩(型材)的村办集体企业,共有职工12人。采石场开采花岗岩荒料,然后采用桅杆吊装,运至石材加工厂进行切割,最终产为饰面材料。矿区已经形成凹陷开采凹陷深度18米,2006年8月18日,采石场爆破5分钟后,一名工人去查看爆破效果,被爆破产生的浓烟熏倒,另两人发现后跑过去抢救也被熏倒。3名工人随后被送往医院抢救,最终均因抢救无效死亡。医疗部门鉴定,死因系有毒气体中毒。根据上述事实,请判断,爆破后人员可以立即进入爆破区域。查看本题分析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B  本题解释
  • 28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查看本题分析
    A、安全技术措施
    B、安全投入资金情况
    C、事故应急措施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C  本题解释
  • 29

    某矿业有限公司5#矿区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井下当班作业人员83人,经全力救援后,事故当场造成7人死亡,17人重伤,6人轻伤。事故发生20天后,重伤的人员中有4人死亡;31天时有1人死亡;40天时又死亡一人。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应报告的死亡人数是()人。查看本题分析
    A、13
    B、11
    C、12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B  本题解释
  • 30

    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单位要全面落实建设项目安全管理职责,其()对项目安全全面负责。查看本题分析
    A、安全经理
    B、主要负责人
    C、项目经理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B  本题解释
  • 31

    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查看本题分析
    A、退休养老
    B、企业领导选举
    C、安全生产工作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C  本题解释
  • 32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应当由()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查看本题分析
    A、建设单位负责组织
    B、法律、法规、标准
    C、法律、法规、规章、标准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  本题解释
  • 33

    排土场列车在卸车线上运行和卸载时,应遵守翻车时由两人操作,且操作人员不应位于卸载侧,清扫自卸车宜采用()等。查看本题分析
    A、机械化作业
    B、手动
    C、钢丝绳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  本题解释
  • 34

    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称为()。查看本题分析
    A、危险因素
    B、有害因素
    C、风险因素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B  本题解释
  • 35

    当尾矿库(),必须停止生产并采取应急措施。查看本题分析
    A、堆积坝外坡未按设计覆土、植被
    B、浸润线位置局部较高,有渗透水出逸,坝面局部出现沼泽化
    C、排水井显著倾斜,有倒塌迹象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C  本题解释
  • 36

    喷射混凝土加固边坡的主要目的是()。查看本题分析
    A、使边坡免受风化和剥落
    B、避免边坡裂隙水外渗
    C、避免地表水流入边坡裂隙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  本题解释
  • 37

    露天浅孔爆破爆后等待检查的时间应()min。查看本题分析
    A、超过5
    B、不超过5
    C、为3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  本题解释
  • 38

    在带电设备周围()。查看本题分析
    A、可以使用钢卷尺
    B、应使用带金属丝的线尺
    C、不应使用钢卷尺和带金属丝的线尺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C  本题解释
  • 39

    矿领导未按规定带班下井,或者带班下井档案虚假,责令改正,并对该矿处15万元的罚款,对违反规定的矿领导按照擅离职守处理,对主要负责人处()万元罚款。查看本题分析
    A、0.5
    B、1
    C、2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B  本题解释
  • 40

    开采矿产资源,必须遵守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定,具备保障()的必要条件。查看本题分析
    A、资源保护
    B、职工安全
    C、安全生产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C  本题解释
  • 41

    尾矿堆积坝下游坡与两岸山坡结合处应设置()。查看本题分析
    A、子坝
    B、渗水井
    C、截水沟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C  本题解释
  • 42

    露天深孔爆破个别飞散物的最小安全允许距离按设计,但不小于()m。查看本题分析
    A、300
    B、200
    C、100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B  本题解释
  • 43

    雷雨天()。查看本题分析
    A、不应采用电爆网路
    B、应采用电爆网路
    C、采用绝缘措施后可以使用电爆网路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  本题解释
  • 44

    一等尾矿库:上游式尾矿坝的最小干滩长度与最小安全超过高分别是()。查看本题分析
    A、150m,1.5m
    B、100m,1.0m
    C、70m,0.7m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  本题解释
  • 45

    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机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是()。查看本题分析
    A、综合应急预案
    B、专项应急预案
    C、现场处置方案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  本题解释
  • 46

    尾矿坝初期坝为土坝,为排除土坝坝体内渗水和保护坝体外坡脚,在土坝外坡脚设置()。查看本题分析
    A、钢筋砼挡土墙
    B、排水棱体
    C、块石护坡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B  本题解释
  • 47

    尾矿坝是挡尾矿和水的尾矿库外围构筑物,常泛指()和堆积坝的总体。查看本题分析
    A、子坝
    B、初期坝
    C、后期坝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B  本题解释
  • 4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定职业病。查看本题分析
    A、尘肺
    B、中暑
    C、咽炎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C  本题解释
  • 49

    ()给我们的启示是:安全生产的整体水平不是取决于安全工作中优势的方面,而是取决于劣势的方面。查看本题分析
    A、短板效应
    B、蝴蝶效应
    C、海因里希法则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A  本题解释
  • 50

    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疏于安全生产管理,不再具备本条例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颁证机关应当()安全生产许可证。查看本题分析
    A、撤销
    B、暂扣或吊销
    C、收回

    您的答案:没有答题标准答案:B  本题解释

0
    
点赞(0)打赏
q4桥门式起重机司机考试题
q4桥门式起重机司机考试题
高处作业证考试流程
高处作业证考试流程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考试试卷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考试试卷
面点师技能考试多少钱
面点师技能考试多少钱

评论列表共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
安全上产模拟考试一点通
跳转到微信小程序学习完整题库
打开小程序